一、案例摘要
2024年10月,昆明供电局举办西南首届昆明市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成果发布会,联合市工信局正式发布《昆明市供用电管理(暂行)办法》和“五办”树“五心”改革创新成果,相关经验获新华网、中国电力报、云南省广播电视台、春城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累计浏览量突破40万次,有力提升了昆明市用电营商环境品牌形象。
二、主要做法
(一)指尖易办,智能服务贴心。坚持数“智”引领,持续深化政企证照数据共享,不断完善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全省率先推广“营业执照+办电预约”“不动产+用电”联动过户功能。市工信局统筹协调打通省、市两级数据交互信息通道,将用电业务全面融入企业注册开办、不动产登记变更公共服务流程,减免资料重复提交,2024年联办业务量超过2300件。二是“网、掌、微、支、政”五位一体网办联办。南方电网网上营业厅、“南网在线”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政务服务网、一部手机办事通APP、云南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等平台全面上线用电业务办理专区。新建项目审批备案后,用电申请信息自动推送至县(区)级供电企业,用电客户经理“帮办代办”业务量同比增长近5倍,助力人民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
(二)一站通办,用电办理省心。聚焦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推动市政公共服务聚合办理。一是打造“政务+电力+金融”线下智慧营业厅。一站办理公安、税务、电力、金融等264项民生业务,与黑龙江、厦门、郑州等九地实现1641项业务“跨省通办”。累计业务咨询及办理近10692人次。全市205个政务服务点“e办通”及587台银行柜员机全面上线用电业务。二是推动构建乡镇营商环境观察站。在晋宁、宜良、富民、禄劝乡镇营业厅率先成立5个“营商环境观察站”,常态化收集用电、政务等需求,联动政府以“吹哨报到”模式,实现服务事项靠前办。全年累计完成用电需求办理189项。
(三)就近快办,亲民惠民用心。促成“服务网格”多元融合,全面保障省市重点项目按期投产。一是积极推进“政务+电力”网格互融互通。划分670个电力服务网格,联合301个基层社区,设立24小时供电服务总经理热线解决用户用电疑难杂症,全面实现故障报修、电费缴纳等基础供用电服务不出“网格”,用户问题一次解决率超过98%。二是“联席办”协同保障重点项目按期投产。建立省市重点项目保障专班,与市工信局建立电力要素保障会商机制,指导企业用户提前开展电力线路迁改及通道清理工作,有力保障裕能二期、西南铜业、闻泰二期等31个项目投产送电。其中,云南裕能二期220千伏输变电工程较原定日期提前83天投产通电,创省内同类项目最快纪录。
(四)按需即办,持续供电安心。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作为奋斗目标,政企协同推动电力高质量发展。一是昆明电网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超过40亿元,成为南方区域首个通过坚强局部电网安全评估,达到“建成”标准的城市。同步建成西山高朱新村、寻甸宁则祖村、呈贡万溪冲村等一批配网供电示范区并形成推广经验,城乡平均停电时间差距较2020年近20小时/户缩小至目前1.3小时/户,同比缩减93.5%。二是推动东川碧谷产业园区、呈贡中南高科智汇产业园区完成供电“转改直”改造,预计每年可为产业园区降低综合经营成本共计约84万元。
(五)产品创办,电力消费放心。一是策划推出“畅享出行”“码上用电”“云享灌溉”等特色用电服务,满足小区车库、临街夜市、农田排灌等场景差异化用电需求。二是升级推广“春城用电保”“春城用电贷”金融保险服务,全年用户累计使用金融产品缴纳电费2.7亿元,助力用户电费资金周转,提升账务处理效率。三是首创“昆明指数”能源大数据中心,开发“电力看+”17个数字场景,精准调度供给与需求,赋能昆明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成效
近年来,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昆明供电局围绕“大抓产业、主攻工业”部署,将“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工作全面融入昆明市“六个春城”建设。2024年昆明供电局售电量达394.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1%,服务新能源电池、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发展。全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1.99小时/户,同比下降27.64%,首次突破进入2小时/户,有力支撑昆明市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四季如春营商环境”。
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办 版权所有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综合服务楼
邮编:650500 电子信箱:kmzwfw@163.com
投诉电话:12345 咨询、服务电话:0871-63149900
信访接待时间:每周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1-6314999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