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摘要
富民县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创新实施重点产业“才富行动”,构建人才外引、内培、用好、留住、激励、服务等体系性措施,激活创新创业发展新动能,服务保障昆明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高效衔接,力促产才“双向奔赴”。
二、主要做法
(一)升级政策体系“筑巢引凤”。一是筑牢体系构建。聚焦县域五条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出台《富民县开展重点产业“才富行动”(2024-2026)的实施方案》《富民县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引培支持措施(试行)》及《富民县加快重点产业人才引培支持措施实施细则(试行)》,构建人才引培“1+1+N”政策体系。二是创新运行机制。深化链上企业、回乡人员、高校院所“三联系”,建立人才需求对接库、服务库等“六大库”,扩展项目申报、政策兑现等“七畅通”,优化双招双引、评估把控等“九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三端有人才可用、有技术创新。三是精准施策引培。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按“一事一议”发放生活补贴,省、市、县级人才最高可获20万元生活补贴。全职或柔性引才企业最高可获10万元引才补贴。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等给予企业2万元补贴,富民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回乡工作给予最高10万元回乡奖励。安居筑巢享受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最高8000元租房补贴。
(二)搭建平台发力“借巢生凤”。一是缔结合作联盟。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建立“金富链”跨区域人才引培合作联盟,依托金东区人才科创平台积极推行双向兼职、技术联姻、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新模式,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人才组团帮扶。开展“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因村制宜选派73名人才对全县所有涉农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选派人才共计到村(社区)开展指导5715次,培训6967人,帮助村(社区)引入资金3000余万元,帮助村(社区)实施项目100余个。三是创新聚贤平台。“招才榜”助力企业招聘科技副总和中高层管理人才114名,“聚才单”为44名高校毕业生到富就职搭建平台。
(三)做优人才生态“固巢留凤”。一是广开言路问需。聚焦重点企业人才需求,以“民企会客厅”为载体,先后举办乡贤代表、重点产业链急需人才等座谈会10余次,走访企业120余家,组团式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二是拓展服务功能。搭建“才富行动”人才管家服务平台,通过人才数据“一库集成”、人才资讯“一网知晓”、人才政策“一站宣传”等“五个一”措施,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精准度。截至目前录入人才1000余条,择优转任公务员、事业人员50余人。三是人才幸福满格。统筹推进人才住房建设,完善制度管理、强化房源筹集、多点布局方式筹建人才公寓244套,为88家工业园区企业职工解决住房600余套。加快建设专家楼、青年人才驿站,为来富民求职毕业生提供最长一个月的免费住宿及政策咨询、岗位推介等服务,聚力解决异地求职青年人才“住宿难、求职难、融入难”等问题,让人才来了有房住、留下有住房。
三、工作成效
富民县牢固树立“人才服务产业、产业带动人才”的理念,通过实施重点产业“才富行动”,引才磁场更强,合作范围更广。截至目前,柔性引进77名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及重点企业高管担任全县“产业导师”“产业顾问”“招商大使”,聘请28名专家人才为钛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协调项目引进等,与70余家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开展务实合作,其中与省农科院共建云南省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云南预制菜科技示范园”,制定云南省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云南财经大学合作建立“云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富民工作站”,开展人才存量盘点、人才需求预测、人才数据分析等;与浙中人力资源产业园开展急需人才引进和推荐、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等合作,有效推动富民产业提档升级。
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主办 版权所有 滇ICP备07000700号-1
地址:昆明市呈贡新区锦绣大街1号(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综合服务楼
邮编:650500 电子信箱:kmzwfw@163.com
投诉电话:12345 咨询、服务电话:0871-63149900
信访接待时间:每周工作日
联系电话:0871-63149991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00006